人道 · 博爱 · 奉献

“中巴急救走廊”被列入第二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

分享到:

4月27日,第二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清单发布。“中国红十字会继续在巴基斯坦推进中巴急救走廊”被列入成果清单。

国之交在于民相亲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,我们要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,深入开展教育、科学、文化、体育、旅游、卫生、考古等各领域人文合作,加强议会、政党、民间组织往来,密切妇女、青年、残疾人等群体交流,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。

中国红十字会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充分发挥人道外交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的作用。2017年2月,中国红十字会在京成立“丝路博爱基金”,同时宣布启动“丝路博爱基金”重点项目——中巴急救走廊及阿富汗先心病患儿救助项目。其后,“丝路博爱基金”不断延伸人道服务范畴,沿着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,逐步推进蒙古国先心病患儿救助行动,叙利亚和伊拉克大型多功能移动医疗单元援助行动,埃塞俄比亚、乌干达、肯尼亚等非洲国家海外“博爱家园”项目等,使红十字人道外交成为“一带一路”民心相通的重要力量。

其中,中巴急救走廊作为“丝路博爱基金”重点资助开展的红十字与“一带一路”同行示范项目,围绕“一带一路”中巴经济走廊建设,布设由“急救站+救护车+急救人员+信息系统”四方面构成的急救单元,逐步形成沿线应急救护、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带。位于中巴铁路南端终点的瓜达尔港,成为中巴急救走廊建设的第一个受益者。

据介绍,瓜达尔港中巴博爱医疗急救中心建设期间,工程师综合考虑瓜达尔港地处戈壁又临海的特殊环境,当地民众以及港口区中资企业工作人员的医疗需求,穆斯林人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条件,最终确定了适宜当地的设计方案,还专门为当地准备了充足的钢钉、螺栓等配件,以及少量水泥、沙子、油漆等工程后期可能需要、在当地不方便采购的额外物资。

2017年5月7日,经过19天的海上运输和一个多月的组装施工,急救中心在瓜达尔港区顺利落成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、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,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孙卫东,巴基斯坦港口航运部部长米尔·哈希尔·比赞久,巴基斯坦红新月会主席赛义德·伊拉希等为急救中心揭牌,并共同见证《中国红十字会与巴基斯坦红新月会合作备忘录》的签署。

2017年9月19日,中国红十字会向瓜达尔港地区派出中国红十字援外医疗队首批队员,驻守急救中心,为港区员工及当地居民提供医疗服务。截至目前,中国红十字会共派出3批队员,接诊患者3545人次,其中中国籍患者 898人次、巴基斯坦籍患者2647人次。

据悉,随着2018年下半年自由区及港区大规模建设告一段落,常驻港区的中国工人及管理人员大幅度减少,急救中心服务人群转以巴基斯坦当地居民为主,达95%以上,且妇女比例大幅上升。